讀蕭山典故 憶先賢故事——勇武篇
位于所前鎮(zhèn)的葛云飛牌坊
中國古代歷史上,歷朝名臣良將無數,而古代蕭山驍勇的將領也不乏其人。二十五史中"列傳"蕭山人三十多個,其中也有領兵打仗的將領四人。他們能征善戰(zhàn),征戰(zhàn)四方。《宋書》《南齊書》《明史》《清史稿》等史冊記錄了他們勇武豪壯的故事,如東晉孫處的一次“破釜沉舟”之戰(zhàn)、南朝戴僧靜和“一木難支”成語的來由、明朝張嵿四次平亂保境安民、清朝葛云飛奮勇抗擊英軍,等等。
東晉孫處的“破釜沉舟”之戰(zhàn)
孫處是東晉時期蕭山人。東晉后期,戰(zhàn)亂不斷,孫處是劉裕的部下,隨從劉裕征戰(zhàn)。當時劉裕是東晉大將,后來代晉自立,成為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
孫處隨從劉裕征戰(zhàn)各地,立下諸多戰(zhàn)功。五斗米教教徒孫恩造反,攻克紹興,進攻寧波,北擊海鹽,聲勢浩大,朝野震動。劉裕領兵東征,轉戰(zhàn)各地,綿延數年,最后打敗了孫恩。后來,大將軍桓玄篡位稱帝。劉裕又率眾起兵匡輔晉室,經過幾年征討,終于殲滅了桓玄。面對北方的威脅,劉裕又興師北伐,幾番苦戰(zhàn),擊敗燕軍。在攻滅南燕的廣固之戰(zhàn)中,孫處最先攻進城內,立下了首功。
孫處一路隨從劉裕東征西討,屢立戰(zhàn)功,被封為振武將軍、新夷縣五等候。孫處最大的戰(zhàn)績是打敗盧循叛軍。
盧循是孫恩的妹夫,孫恩死后,盧循帶著殘兵逃到廣州。東晉正值多事之秋,無力征討,于是招撫盧循,封他為廣州刺史。義熙六年(410)二月,盧循趁劉裕發(fā)兵北上、京城空虛之際,再次起兵造反,大舉北伐。叛軍聚眾達十萬余,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直指南京。
朝廷急召北伐的劉?;貛熡瓚?zhàn)。劉裕聞訊倉促拔寨起營,星夜返程。孫處回師后領兵布防死守,擋住了叛軍。
此時的南京城內人心惶惶,大臣們紛紛勸說皇帝渡江以避兵鋒。而劉裕堅決反對,認為叛軍逼近,人心浮動,皇帝一旦遷移,自然士氣盡失,即使逃到了江北又能往哪里逃?
在劉裕的堅持下,皇帝總算沒有渡江。于是劉裕休整兵馬,修筑城池,打造戰(zhàn)船,調集各地人馬勤王。
如何才能擊退盧循,最終將叛軍剿滅?最好的辦法是先搗毀他的巢穴。如果派出一支奇兵從海路襲擊,可以出其不意端了盧循的老窩。只是從海路襲擊,路途遙遠,耗時又長,如果盧軍有備那這支奇兵將有去無回。
但盧循擅長水戰(zhàn),其水軍船隊戰(zhàn)斗力強大,水戰(zhàn)經驗豐富。如今晉軍選擇水路出擊,不光劉裕的眾將領連想都沒想,恐怕盧循也不會想到。這是一步險棋,劉裕就賭盧循沒有在海上防備,決意出征。
誰能擔此重任?劉裕思慮再三,認為除了孫處沒人能夠勝任。
這一年八月,劉裕鄭重和孫處約定,各路大軍接下去將進行戰(zhàn)略反攻,逐步收復失地,孫處必須在叛軍退到廣州之前拿下廣州,斷絕盧循的退路。于是,孫處立下軍令狀,領兵三千,帶足糧草,義無反顧出征。
遠征軍一路艱難行進。好在盧循并不以海路為意,孫處在海上沒有遇到叛軍。三個月后,遠征軍順利靠岸。這時候天居然起霧了。孫處命令士兵燒毀叛軍的船只,又自斷退路,把自己的船也都燒了。
孫處進軍距離廣州城十多里時,城里的守軍還沒有察覺。孫處來到城下,趁著彌漫大霧發(fā)起猛攻。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的遠征軍已無處可退。三千勇士個個生死不惜,奮勇當先,苦戰(zhàn)一天后,攻克廣州。
孫處一邊安撫當地民眾,加固城池,一邊還又騰出手來,派出人馬平定了嶺南各郡,使盧循徹底喪失了后方根據地。
而此前晉軍各路兵馬逐步反攻,叛軍節(jié)節(jié)敗退。盧循兵敗,準備南退到廣州。不料,廣州已經失陷。盧循集結兵力,全力攻打廣州。孫處孤軍作戰(zhàn),殊死抵抗。兩軍惡戰(zhàn)了二十多天。
這時,反攻的晉軍也兵臨城下,盧循腹背受敵,揮軍轉往交州。孫處一路追擊,恰遇病情暴發(fā),不能窮追到底而撤軍。盧循后來在交州被殺。
在風雨飄搖的東晉,孫處四處征戰(zhàn),成為一員悍將,孫處去世時,被追贈為龍驤將軍、南海太守,封侯官縣侯,食邑千戶。兩年后,劉裕念及孫處的功勞,又上表朝廷請封,朝廷念其功績,再贈交州刺史。
南朝戴僧靜和成語“一木難支”
戴僧靜是南朝時期蕭山人。他從小有膽有識,武藝高強,擅長騎馬射箭,后來投奔了蕭道成。蕭道成時為南朝宋將軍,后來受禪為帝,成為南朝齊開國皇帝。僧靜常在蕭道成左右,深得賞識器重。僧靜曾違反禁令被關進獄中,蕭道成設計把僧靜營救出來。僧靜家里貧困,蕭道成又每年接濟他家人很多糧食。
戴僧靜追隨蕭道成,四處征戰(zhàn)。他初戰(zhàn)北魏,大展神勇,一戰(zhàn)成名。魏軍圍困角城時,蕭道成派戴僧靜出戰(zhàn)。僧靜帶著士兵勢同虎狼,撲向魏軍,所到之處血肉橫飛,勢不可擋。魏軍驚駭,陣腳大亂,全線潰退,狼狽而跑。而殺紅眼的僧靜不依不饒,又單刀向前,窮追不舍,一個人追過河去,又斬殺了三個魏軍士兵。當時,天氣極端寒冷,而僧靜脫下衣服,居然用嘴巴銜著敵人的首級,拍打著水面游了回來。南朝軍隊見僧靜如此神勇,無不震撼。蕭道成得此猛將,大為賞識,將僧靜補任為帳內軍主?;氐骄熀?,又將僧靜升任為積射將軍。
戴僧靜作為一員武將,有勇有謀,鎮(zhèn)守一方時,也有仁厚胸懷,能夠體恤百姓。他出身貧賤,知道百姓疾苦,還出錢買牛給貧民讓他們種莊稼,甚得民心。
而戴僧靜最大的戰(zhàn)績是平定袁粲。
當時,劉宋皇朝軟弱不振,內憂外患。蕭道成在四方反叛、朝廷危難之際,多次奉命平叛,戰(zhàn)功赫赫,不斷加官晉爵,逐漸掌握了朝廷實權。
然而,袁粲等一些大臣不滿蕭道成專權,認為如果不除掉蕭道成,劉宋的江山早晚會滅亡。升明元年,荊州刺史沈攸之發(fā)布檄文,起兵討伐蕭道成,派大軍沿江東下。當時袁粲鎮(zhèn)守石頭城,消息傳來,袁粲聯(lián)絡大臣響應,合謀鏟除蕭道成。袁粲暗中布置人馬占據要地,調動兵馬準備攻擊蕭道成。
但事情很快泄露,有人向蕭道成告了密。蕭道成十分惱怒,調動軍主蘇烈、王天生等率部火速進駐石頭城,并派戴僧靜帶數百將士日夜兼程前往突襲。
戴僧靜悄悄來到南京城下時,蘇烈已經搶先進駐了倉城。僧靜用箭將書信射進城里,到了晚上,趁著夜色用繩索縋入城中,和蘇烈合兵一處,一起攻擊袁粲。袁粲列兵西南門,燃起火燭發(fā)號施令。這時候,蕭道成的軍隊也兵臨城下,用箭射滅了燭火,猛攻城池。內外夾攻,眼看抵擋不住,袁粲又返回去了東門。袁粲的同黨輔國將軍孫曇馞倒是個悍將,他每出城沖殺一個回合,都給外面的軍隊造成很大殺傷。
兩軍對陣,相持不下。這時候,天上忽然有一顆紅色流星滑落,正好墜入城中,城里一片亮堂。戴僧靜身先士卒,乘機奮力攻打。這時外面的軍隊燒毀了城門,也殺進了城內。
袁粲看到城門火起,知道大勢已去,在幾個隨從簇擁下退回到府中。袁粲坐在堂前,令人點亮蠟燭,嘆息著對兒子袁最說:“我明知道憑一己之力無法挽救朝廷的衰敗,就像一根木頭不能支撐要崩塌的大廈,但我身為朝廷重臣,為君臣大義,不得不這樣做啊。”
“一根木頭不能支撐要崩塌的大廈”,這句話后來演變?yōu)榱恕耙荒倦y支”這個成語。
此戰(zhàn),戴僧靜居功至偉,被封為前軍將軍、寧朔將軍。
明朝張嵿四次平亂保境安民
張嵿是清朝時期蕭山人。他從知縣做起,一路幾經沉浮,做到南京工部尚書;他為官一方,造福百姓;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不懼權貴,敢于對抗權奸、叛臣,為此仕途經歷了多次起落;他曾總督兩廣軍務,四次平亂,還領兵抗擊外來入侵者。
明世宗即位后,張嵿以右都御史的身份總管兩廣軍務,多次平息戰(zhàn)亂,保民安邦。主要有四次平亂:
廣西上思州黃繆糾集峒兵攻打官府州縣,張嵿領兵征討,平定亂軍;程鄉(xiāng)梁八尺等與福建上杭亂軍互相呼應,搶掠各地,張嵿會同福建官兵夾擊亂軍,俘獲斬殺亂軍五百多人;歸善李文聚眾叛亂,官軍多次征討未能平定,又是張嵿派部將清剿,俘獲斬殺亂軍一千多人。
張嵿還有一次少勝多、讓朝野震動的平亂。
廣東新寧、恩平蔡猛三聚眾數萬,剽掠各地,聲勢浩大。張嵿調集兵馬進行征討,經過苦戰(zhàn),大獲全勝,擒獲斬殺亂軍一萬四千多人。朝廷自嶺南用兵以來,還沒有這樣以少勝多的勝仗?!白詭X南用兵,以寡勝眾未有若是役者”。捷報傳來,朝野震動,皇帝更是龍顏大悅,給予重賞。
他抗擊外來入侵者,大敗葡軍。
當時,葡萄牙不斷向海外擴張,殖民者經好望角,到達印度西海岸,進而向東亞擴展勢力。
這一年,葡萄牙人別都盧率軍以巨艦大炮橫行海上,攻擊馬來西亞諸國,又帶著五艘戰(zhàn)船攻破了巴西,繼而入侵廣東新會。朝廷決心武力驅逐,張嵿派出將領出海御敵。明軍各部齊頭并進,在海上大敗葡軍。此戰(zhàn),明軍大獲全勝,繳獲葡軍船只二艘,以及大量槍支彈藥,還生擒葡軍首領別都盧。
不久,張嵿被朝廷召回,掌管南京都察院事務,任工部尚書。嘉靖六年,被彈劾致仕。
清朝葛云飛奮勇抗擊英軍
葛云飛是清朝時期蕭山人。他從小武藝超群,考中武進士后,任浙江水師守備、瑞安協(xié)副將。后升為定海鎮(zhèn)總兵。
其間,葛云飛經常出海巡邏,多次抓獲海盜,屢立戰(zhàn)功。一次,他領兵出海,碰到了海盜。狹路相逢之際,他身先士卒,縱身躍上盜船,和群盜打斗。他的手臂被砍傷了,還奪過海盜手中的刀將其刺殺。這次捕盜,葛云飛親擒大盜十一名,斬取首級十二顆,又繳獲海盜船多只。葛云飛的神勇,保護了一片海域安寧。
而更為可歌可泣的是在鴉片戰(zhàn)爭中,葛云飛率軍奮勇抗擊英軍的事跡。
道光二十年(1840),英軍侵犯定海,定海鎮(zhèn)總兵張朝發(fā)戰(zhàn)敗,浙江巡撫烏爾恭額、提督祝廷彪商討御敵之策,認為葛云飛謀略可用,又熟悉海島情形,召葛云飛速回軍中??偠洁囃E也認為葛云飛可以信賴,推薦他署理定海鎮(zhèn)總兵。
這時的葛云飛因父親去世,正在原籍服喪,聞訊即告別母親,日夜兼程,趕赴鎮(zhèn)海。
葛云飛趕到軍中,察看地形,部署兵馬,重建防務,積極備戰(zhàn)。他派重兵把守招寶、金雞兩座山,沿江排列炮陣,修筑城防,又召集失散士兵,組織訓練,恢復士氣。
一天,一個叫安突得的英軍軍官,在附近測量地形,葛云飛果斷設計將他抓獲。軍官被抓,引起英軍慌亂,覺得清軍不可小看,趕緊加強戒備。
葛云飛從小志向遠大,敬慕古代良將。從軍后一心要為國家建立功業(yè)。他隨身帶著兩把寶刀,分別刻著“昭勇”“成忠”二字。他還寫有一首《寶刀歌》,“恨斬佞臣頭,渴飲仇人血”,壯志盡顯,讓人熱血沸騰。
不久,裕謙接替伊里布出任欽差大臣,主持浙江軍務。在討論戰(zhàn)守問題時,葛云飛認為,定海三面都是山,南面是海,沒有屏障,應該修筑土城,得到了準許。葛云飛又建議在竹山、曉峰嶺增設炮臺,五奎山、吉祥門、毛港全部布防,互為犄角。裕謙卻認為費用太多,不允許。葛云飛又請求堵塞竹山港口,以阻擋英軍船只,又沒有結果。葛云飛還提出預支自己的三年廉俸銀修筑城防,結果也遭到拒絕,還引起了裕謙更加不滿。
防守薄弱,兵力不足,葛云飛心知必敗,無奈長嘆,唯有竭力殺敵,生死不惜。后來,裕謙來到定海,視察前線防務。他看到葛云飛青布包頭,身穿短衣,冒著酷暑,四處奔走操勞軍務;又聽說他出海抓捕盜賊時,與群盜短兵相接,手臂被砍傷,還奪過海盜手中的刀把海盜砍殺。葛云飛如此神勇,裕謙不禁唏噓,暗暗佩服。
此后,英軍再次侵犯,葛云飛率部在竹山門、東港浦炮擊敵艦,多次擊退英軍,葛云飛因此還加提督銜。
葛云飛和兩位總兵部署防守,總兵王錫明、鄭國鴻分別扼守曉峰、竹山。葛云飛自己則首當其沖,駐扎易攻難守的土城。三位總兵慨然立誓,“城亡亦亡,不離定海半步”。
英軍多次進攻,葛云飛日夜苦戰(zhàn)。數千英軍突襲,登五奎山,葛云飛親自發(fā)炮,擊中英軍長官,逼退英軍;第二天,英軍又在山后發(fā)炮轟擊清軍,葛云飛也隔山開炮回擊;晚上,英軍又乘著大霧,直逼土城,葛云飛又指揮還擊,發(fā)炮擊中了英軍裝載彈藥的船只,炸死英軍甚眾。
幾天后,英軍再度進攻,以猛烈炮火連番轟擊清軍陣地,隨后集中兵力,大舉進攻曉峰嶺、竹山門。戰(zhàn)況慘烈,交戰(zhàn)雙方死傷無數,清軍兩總兵王錫朋、鄭國鴻先后戰(zhàn)死,陣地失陷。
英軍集中兵力,開始全面攻奪土城。葛云飛率部竭力阻擊英軍,前隊陣亡,后隊跟進,前仆后繼數次殺退英軍。
眼看兵士一片片戰(zhàn)死,槍炮皆竭,大批英軍蜂擁而至,情勢危急。葛云飛知道最后的時刻已經到了。渾身血跡的葛云飛從容整理衣甲,朝北拜天,取來印信托付給一個親兵,讓他小路突圍送往大營。隨后,葛云飛揮起長刀,帶著最后的二百親兵,沖入敵群。葛云飛帶著勇士們一路沖殺,一直殺出二里多路,殺死英軍無數。
一路轉戰(zhàn),殺到竹山底時,親兵已經全部陣亡。他的頭上、臉上、手上都受了傷,兀自揮刀力戰(zhàn),血戰(zhàn)不止。到竹山門,葛云飛忽又被一英兵砍中,一大批英軍圍了上來,以火槍密集射擊。葛云飛身受四十多處傷,又猛被一個炮彈擊穿胸背。最后他血盡力竭,死在懸崖邊。血跡斑斑的葛云飛,手持長刀,背靠崖石,怒目而視,直立不倒。
苦戰(zhàn)六個晝夜,定海失陷。當晚,一個叫徐保的定海勇士冒險到陣地上,找到葛云飛的遺體。徐保浮舟渡海,輾轉將葛云飛遺體送回蕭山。消息傳到朝廷,道光皇帝揮淚下詔,賜黃金辦葛云飛喪事,謚壯節(jié)。
葛云飛,奮勇抗擊英軍的英雄,一曲壯歌,氣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