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 | 蕭山城區(qū)發(fā)展與百姓生活變遷
口述者:朱淼水 采訪者:鄭重 李永剛 整理者:鄭重
朱淼水,1945年出生,浙江蕭山人,年輕時干過十七個行當。1982年開始從事蕭山地方史志工作,曾任中共蕭山區(qū)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2005年9月退休,曾被評為全國黨史系統(tǒng)先進個人。
衣著方面的變遷
采訪者:百年來,蕭山城區(qū)人民的衣食住行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首先請您談?wù)勔轮矫娴淖兓?/p>
朱淼水:以前蕭山人穿的衣服多為自家縫制,從紡花織布到裁剪手縫,是家庭婦女的本分,她們稱之為“女紅”。
棉花是蕭山沙地的土產(chǎn),里畈人(蕭山北海塘以南地區(qū)稱為里畈)一般用糧食調(diào)換。當時的人起早摸黑忙一天,可織兩三丈土布。布很粗,很厚實,也很耐磨,抗日戰(zhàn)爭時因一般機械紡織廠停產(chǎn),蕭山的土布盛行一時,很出名,織出的布大大超出自用的范圍,成為許多農(nóng)家的一項副業(yè),銷往整個浙南地區(qū)和廣大抗日后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被城里人喜歡,土布可用作棉被的里子,也可縫制內(nèi)衣。
蕭山以前盛產(chǎn)苧麻,是制作夏布的基本原料。棉花最早種植于中原,700多年前才傳入蕭山,以被人稱為“陸地棉”的品種為主,產(chǎn)量很低,畝產(chǎn)皮棉只有十幾斤,最多二三十斤。所以,以前的蕭山人,除官宦殷富人家外,大多穿苧麻織成的麻葛布衣。
衣服式樣在早期不論男女均為大襟,男性在后來才有對襟短衫,下身除褲腰寬大的團團褲外,還外套圍身水褲。在一般情況下,即使是最窮困家庭的男人,在一生中也會有一件長衫,這是當新郎或“出客”時必須穿的。讀書人、生意人,以及其他非體力勞動者,平時也多穿長衫。到清朝時,男性上身又添了馬褂,以示莊重。女性服裝樣式在民國初期以前都為大襟喇叭式、齊膝長,考究的沿大襟邊縫上一條花色布作花邊,下穿長褲,出門出戶外套一條很寬大的長裙子。大約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旗袍傳入蕭山,在城鎮(zhèn)的中青年婦女中開始流行。解放初,蕭山開始流行機織的斜紋布,式樣有中山裝、日本傳入的學(xué)生裝、蘇聯(lián)傳入的列寧裝等;女性也開始穿列寧裝和連衣裙,青年還穿一些淺花格子的襯衫。這些都是當年學(xué)習(xí)“蘇聯(lián)老大哥”的風氣。20世紀60年代開始有化纖、的卡(的確良卡其的簡稱)布料,但要憑票領(lǐng)取,非常時髦。但衣服式樣還是以中山裝為主,西裝是改革開放后才普及的。
以前勞動人民生活窮困,一般衣衫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有的還要傳代。巧媳婦在過年過節(jié)時,為使孩子圖個“新”,就將舊衣拆開,重新染色,再翻轉(zhuǎn)縫制成“新裝”。但有些特別窮的人家則是終年衣衫襤褸,孩子多的幾個人合穿一條褲子,有的姑娘長到十多歲還沒有一條像樣的褲子,出門只能向別人借。這樣的情景在今天是無法想象的。
我具體談?wù)勎壹胰说囊轮冞w,我父親衣著簡單,一年到頭勞作,平時都穿打補丁的工作服。他結(jié)婚時穿過綢緞做的長衫馬褂,后淘汰。父親從20世紀50年代起直至去世,大約只做過三套“出客衣”。一套是剛公私合營時,他用藏青色卡其布做的中山裝;一套是60年代初期流行的,他用一般布料做的灰色中式服裝;一套是他晚年做的藏青色的卡中山裝,其他都是舊衣舊褲,內(nèi)穿的毛線衣等,都是幾十年不變的舊東西。
我母親年輕時做過演員,穿過時尚的旗袍,也穿過絲綢做的衣服。她原是蕭山城內(nèi)有名的大戶安仁當當鋪的丫鬟,出嫁時當時主持安仁當?shù)奶趸鄯?,原本也是窮苦人出身,將我母親認作干女兒,因而也弄了點簡單的陪嫁嫁妝和綢緞衣褲等。她成家后,在衣著方面改穿一般市民階層的時令(一種淺藍色的棉布)布衫,或者穿用斜紋布做的大襟衣服(這些布當時統(tǒng)稱“洋布”)。20世紀60年代后,她穿過燈芯絨和呢料做的對襟衣服。她晚年時已是改革開放的年代,倒時常穿些新衣褲,但都是一般的布料,大多為化纖面料,價格便宜。
我本人年幼時穿的還都是老式長袍、棉袍等。上學(xué)后才穿一般布料的中山裝,有的還是土布,因為國家發(fā)的布票有限,常穿打補丁的衣褲。1962年,我初中畢業(yè)的時候,與同學(xué)拍了一張合照,好幾位同學(xué)都是穿打補丁的衣服,我也一樣。過年要穿新衣服,也是把舊的衣服拆開,買點染料染一染,翻個面重新縫制成衣,也就成了“新衣服”。所以,在穿衣上,我們這一代大多經(jīng)歷過“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20世紀60年代初,我因參加體力勞動,即使穿的新衣褲,為了防止磨損,也要先在膝蓋、肩頭等處打上補丁。當時,我近視度數(shù)還淺,可以不戴眼鏡,頭戴一頂小氈帽,穿著單衣對襟布衫,腰間系塊搭膊,腳上穿山襪加草鞋,完全是體力勞動者的衣著。何況當時要買一件新衣服確實是很難的,除非有些家庭原來有點底子,可穿一些上檔次的服裝,如呢料或在當時是非常上檔次的嗶嘰。而像我的家庭,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
改革開放后,化纖織品增多,20世紀80年代初西裝開始流行,記得當時我的工作單位給職工發(fā)西裝,大家感到非常時髦,但很快西裝便成了普通服裝,不再有穿打補丁的衣褲了。可我妻子比較節(jié)儉,20世紀70年代,她常弄些服裝廠丟棄的布角、碎布,用縫紉機七拼八湊地拼成床單、枕套、棉背心等。改革開放后,市場上常有廉價的中老年服裝出售,妻子買衣服,基本上買這些廉價服裝,如今仍然如此。我們夫婦從未購買過高檔的衣褲,穿的方面,我們家基本上由我妻子購置,但出于勤儉,她看的是價錢便宜,沒有質(zhì)量和品牌意識。因此,我們夫婦至今也沒有一套上檔次和名牌的服裝,倒是我們的子女,在穿著上跟著潮流。
飲食方面的變遷
采訪者:接著請您談?wù)勶嬍撤矫娴淖冞w。
朱淼水:我先說早餐,早餐在蕭山老百姓的心目中,過去和現(xiàn)在是截然不同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早餐對窮苦百姓來說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倒不是不想吃,而是沒有得吃。因為窮困,吃了上頓無下頓,平常日子吃的是“扁擔飯”,就是一天只吃兩餐,“銅柱飯”(即敲鑼的那根錘,也就是一天只吃一餐),所以無所謂早餐不早餐。
但從一般情況來講,舊時蕭山人的早餐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早餐是菜泡飯。即以隔夜冷飯加青菜,或再加點冬咸芥菜,熟后加點鹽即可食用。家境較好的外加點豬油,但味精是沒有的。舊時味精多從日本傳入,稱“味之素”,用一個小小的扁瓶盛裝,價格不菲,一向以節(jié)儉著稱的蕭山老百姓是不太問津的。第二種早餐是粥,有米粥、菜粥、麥粞粥、蘿卜粥、豇豆粥、南瓜粥等。有些飯店、點心店還供應(yīng)肉骨頭粥。煮粥有一個小訣竅,以前燒飯都用柴灶,灶下有個灰倉,有時人們特意在灰倉中留點余燼,將米和水放入陶罐,煨于灰燼中,一般到第二天清晨,罐中的粥也就煮熟了。還有一個辦法,那時人們已經(jīng)開始使用熱水瓶,先將米淘好,放入熱水瓶,沖上開水,第二天早晨也成了粥。第三種早餐就是糊涂,就是類似糨糊狀的食物,有米粉糊涂、麥糊涂、六谷糊涂等,最難下咽的是糠糊涂,其中還要加青菜甚至野菜等。這種糊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蕭山窮困百姓最為尋常的早餐,荒年時連一天兩餐糊涂都喝不上,只能忍饑挨餓。但在農(nóng)忙季節(jié)也有例外,如條件允許,一般農(nóng)家早餐也吃干飯,為的是耐饑好出力。
對于蕭山城里人來說,早餐也有花色品種,如豆?jié){、油條、燒餅,已經(jīng)有很長的歷史。但必須花上幾角錢。所以多為公職人員或是上等職工才舍得吃,一般打工者是吃不起的。他們一天的工資不過幾角錢,總不能把一天血汗錢的1/2或1/3用于買早餐。城里的點心店當然也有肉饅頭、糖饅頭、油沙饅頭、印糕麻糍、條頭糕、松花餅等。經(jīng)常有不懂事的小孩,對著熱氣騰騰的肉饅頭咬手指,為父母的不忍心,有時也會掏幾分錢買個肉饅頭。這對一般老百姓來講已經(jīng)很不錯了。特別是跟著大人進城的農(nóng)村小孩,這些對他們來說是高級的享受。其他面點,如餛飩、面條、年糕等,也都是很好的早餐,但一般的公職人員大多也以幾分錢的“陽春面”(即光面)或菜沃面打發(fā),只有極少數(shù)的過路客商或店東家為請客而吃肉絲面、片兒川的。點心店為招徠生意都使出絕招,盡力把點心制作得精細好吃。舊時蕭山城里潘鳳林的糖饅頭、陳春記的肉饅頭、李春記的陽春面、知味春的片兒川、戚士林的餛飩等,都是知名的風味小吃。但食客是不多的,店家的收入也只能是糊口而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與過去是大相徑庭。盡管有許多上年紀的人,還改不了“泡飯加醬菜”的習(xí)慣,但已外加牛奶、雞蛋等。對孩子們來講,早飯已被他們稱為早點,花樣繁多。以前勞動人民吃早餐,只求一個飽;而現(xiàn)在吃早餐,講究營養(yǎng)配置合理,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
舊時蕭山人的飯菜,要不是災(zāi)荒年間,縣城居民和水稻區(qū)的農(nóng)民通常是三餐米飯,而且總要剩點“冷飯頭”,因為純米燒的飯不“漲”,必須要在生米中加點冷飯,出飯率才高,因此稱剩余冷飯為“飯娘”。但也有例外,如隔夜冷飯?zhí)?,早上就光用剩飯放在鑊里炒一炒,叫作“炒冷飯頭”,或者把冷飯放在鑊中加少許水燒一燒,稱之為“燜飯”,但味道總不及生米燒來的香。至于“下飯”的菜,普通家庭最簡單而又最重要的是干菜、腌菜、蘿卜干、霉菜梗等?!跋嘛垺钡牟艘话惴旁陲堣Z內(nèi)的飯架上蒸,上蓋高鑊蓋,飯熟,“下飯”的菜也就熟了,這比現(xiàn)在又煎又炒要省事得多。
這些“下飯”的菜蔬大多是自家制作,如干菜,多用芥菜放在陰地上堆黃,用鹽在陶缸里腌制,到一定時候取出洗凈,再拿到太陽下面曬干收藏。這功夫非得有半個月到一個月不可。腌制咸缸菜更是一年一度的“大事體”,必須先將大白菜晾干堆黃,切去菜篰頭,再用稻草捆作一個個小把,放在大缸中由男人擇農(nóng)歷單日,赤腳反復(fù)地踏,每放一篦菜加一些鹽,大致一百斤鮮菜加一斤至二斤半鹽,要踏好久,直到踏出菜汁、滿缸為止。大戶人家用七石缸,一般也用大缸,這一缸菜可是普通人家一年中最重要的“下飯”菜。霉莧菜梗的制作,必須等到莧菜抽稈如人高,莖內(nèi)肌肉充實的時候,去葉取梗,切作寸許長短,洗干凈后用鹽腌藏于瓦壇中,待其發(fā)酵即成。當年野地里生長了許多帶刺的野莧菜,貧窮之家,也常采集這些老的野莧菜梗霉制。霉莧菜梗鹵還可以浸毛豆、豆腐干之類的,鹵還可蒸豆腐,味道很有山野之趣。
干菜一般是整顆地放在碗里,或干脆直接放在飯架上“熯”,吃飯時往往一手托一碗飯,飯碗上盤一條烏黑的長干菜。但也有殷實人家,將干菜切短放油蒸,或放入豬肉,那就成了有名的干菜肉了。腌菜普通是切段蒸食,大戶人家添加筍片、開洋之類的,味道十分鮮美。干凈的生腌菜取梗切細加麻油也很可口。腌菜在新出缸的時候顏色金黃,隔年過夏顏色變黑,叫作臭腌菜,別有風味。另外同咸菜類似的有倒篤菜,是蕭山沙地區(qū)最常見的咸菜,改革開放前,沙地農(nóng)家直接用它加點水蒸熟了吃,以前幾乎天天就是這么一碗菜,頂多有竹園的,在春筍時節(jié),將筍切成“纏刀塊”,加入篤菜一起蒸食。其他常用的菜肴就是咸鲞,咸制品非常咸,是下飯的上好菜肴。
可蒸的“下飯”當然還有許多,凡可當菜吃的都可以蒸,改革開放前也只有小康家庭,有打碎蛋、顆心蛋、勒鲞蒸肉、豆腐皮蒸筍絲、肉餅子,各種低檔的鲞,也有將包頭魚、鰱魚切塊用鹽一咸,隔夜第二天蒸食等。有些菜,如茭白、芋艿、茄子、南瓜,乃至整顆青菜都可直接放在生米中一起燒,熟后用手撕碎,澆上醬油麻油,味道與刀切迥然不同。改革開放前的家常飯菜,受經(jīng)濟困難的限制,但也有習(xí)慣成自然的成分,所以也稱得上是蕭山人的一種儉樸風俗。
還有一件事,20世紀50年代,蕭山的魚、蝦是非常便宜的,一角錢起碼能買老秤四兩河蝦,有許多兒童會摸蝦,有些成人夜間用縫衣針制作成“蝦槍”,到河岸捕蝦,也能摸到魚、蟹。尤其是泥鰍、黃鱔,都能在水田中捕捉,螺螄、田螺更不必說。所以即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這些菜肴對蕭山人來講也不稀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南下干部到蕭山之后,看到蕭山老百姓餐桌上的這些魚蝦菜,覺得蕭山老百姓生活富足,都是富裕中農(nóng),但他們不知道蕭山是水鄉(xiāng),魚蝦是便宜的東西。當然對窮苦家庭來講,大多都是用來出售換錢的。
日常娛樂活動的變遷
采訪者:請您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談?wù)勚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蕭山城區(qū)居民日常娛樂活動的變遷。
朱淼水:20世紀50—60年代,全國上檔次的戲團都曾到蕭山人民劇場演出,如武漢雜技團、上海越劇團、浙江越劇團、浙江昆劇團等,凡上檔次的各種劇種幾乎都在蕭山演出過。每一個劇團到來后,為招人注目,總要在劇院門口懸掛著名演員的劇照,全國有名的越劇演員大概都在這里掛過他們當時演出的照片。對于那個時代的人,看戲是最好的休閑,也是主要的文化生活,大家是很喜歡的。蕭山人喜歡越劇和紹劇,其他如黃梅戲、滬劇、錫劇、杭劇,倒也喜歡,就是不太喜歡京劇。蕭山女性尤其喜歡看越劇,男性喜歡看紹劇。紹劇有時候也在空地里搭戲臺演出。這些事情其實就是魯迅的文章里所說的社戲。我記憶中,約于1962年春,國家提倡推陳出新、百花齊放,浙江紹劇團在劇場里演出了以往多在野外才演出的風俗劇《調(diào)無?!贰杜酢贰赌械酢返龋追Q大戲,劇場空前熱鬧。沒想到,此舉竟引起地方上一些迷信者的反對,說演大戲驚動了鬼神。
在蕭山,電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就出現(xiàn)了,早期是運動場和法院操場(今蕭山賓館地址)放映露天電影,開始是配合政治運動放映,是免費的。成為一種娛樂后便選擇在兩個地方放映電影,一個是浙贛鐵路戲院,后改為工人俱樂部,后又改為工農(nóng)兵電影院;還有一個是大會堂。開始都是五分一張票,工人俱樂部改為工農(nóng)兵電影院后,改為座機放映,放映設(shè)施漸趨現(xiàn)代化,有了寬銀幕,票價就貴了。大會堂(即江寺)是35毫米移動式放映機,放映效果較差,又沒有舒適的座位,票價便宜。
我稍大了點后,因為我住的地方離工人俱樂部比較近,再加上我父母親都算工會會員,憑會員家屬證,一張電影票只需三分,因而我經(jīng)常到工人俱樂部看電影,當時中國的電影都是以黑白片為主,彩色片都是紅色打底,是蘇聯(lián)傳進來的。我還看過中國第一部彩色舞臺片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它的彩色底片以紅色為主,以暖色調(diào)為主,所以看起來不舒服,不像現(xiàn)在的自然顏色,就是太紅,所有東西都有點紅,即使是藍色也變成了紅色,這就是當時的彩色片了。以前我們看電影是因為便宜,幾分就行,所以,在沒有電視機以前的娛樂基本上就是看電影。我成家后,因離大會堂近,票價又便宜,似乎每個星期都要去看幾場電影。
看電影曾經(jīng)是非常重頭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曾經(jīng)有幾年電影票是要集體出面買的,還很難買到。有時為了滿足需要,一部片子一天24小時輪流放映,觀眾半夜三更起床去看電影。看電影的熱情即使是樣板戲,已經(jīng)看得會背了,還是會再看,這種狀況在如今想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20世紀50年代以前,由于缺少娛樂活動,蕭山街頭有許多小書攤,而且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青少年在圍著看,非常投入,有些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有些兩三個小孩頭碰頭地圍著看同一本書,其景況遠比今日的網(wǎng)吧還“興旺”。所謂小書攤,就是將連環(huán)畫置放于特制的、扁平的木板架上,木板架總能放下幾百本書,彩色封面朝外,讀者就揀自己喜愛的書向攤主租來,坐在散放于書架周圍的小板凳上看,一般是一分租一本,有些攤主為了能多賺一點錢,特地把厚一點的連環(huán)畫拆訂成兩冊。但也有例外,如看成套的幾十本的連環(huán)畫,租價便可打點折扣。攤主最喜歡的是租回家去看的人,一冊租金每天便是一角,如租出十冊就是一元,這個數(shù)在那時是很可觀的。對于小孩子兩三個人圍看一本書,攤主就感到很厭煩,有時索性不租。為了保護圖書,攤主總是將連環(huán)畫的封面揭下,用馬糞紙做成書套,把書裝入套中,書封面貼在套外,這樣就能使圖書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完整。
在那時,這樣的小書攤幾乎每個集鎮(zhèn)都有,但縣城最多,米市街、大弄口、西門頭都有擺上兩三副書架的小書攤。但規(guī)模最大的要數(shù)市心橋北堍的一個小書店。店主不僅有一個像樣的店堂,圖書都直接插在四周墻面定制的書架上,門外還有好幾副書架,書的數(shù)量少說也有三四千冊,而且經(jīng)常有新書上架,讀者有挑選的余地,租看的人也特別多。店主還有一些舊式的石印成套的武俠書,很能夠吸引一批讀者,加上新出版的中外古今名著改編的小書,一般是成套地出租,所以生意特別好。何況他有一個店面,裝上兩三盞電燈,晚上也能營業(yè)。
蕭山城區(qū)建設(shè)的歷史
采訪者:請您談?wù)勚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蕭山城區(qū)建設(shè)的歷史。
朱淼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蕭山有兩條路值得一提,一是市心橋北端有一條北街弄,很狹窄,大致能通過一輛人力車。但這條弄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來人往,非常繁忙,顯得十分擁擠。原因是這條弄堂的北端即是蕭紹公路,而且有一個汽年站。加上高田村的鐵路機廠,后來又改建為浙江電機廠,工人眾多。1958年,城區(qū)以北又建造了大型的蕭山棉紡廠,就是后來的杭二棉,職工人數(shù)激增。北街弄因此成為蕭山老城區(qū)的一個瓶頸。
二是西門外的道路,這地段本來十分冷清,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已改建成所謂縣道,開始只有一丈多寬、中間鋪有兩行直鋪石板的泥路,后改為簡易公路。勉強可以通汽車。只有在西門道口一段,萬壽橋上街長100多米的路段有些小店。蕭山在1930年開始建造杭江鐵路,在西門外陸家潭建造了一個小火車站,就在原火車站的七道一帶,出城區(qū)西門還有500—1000米路,很是不便。當時曾有人提議把火車站建到陶唐弄,而且準備動工。但在抗日戰(zhàn)爭前夕,錢塘江大橋建成,輕軌換成重軌,陶唐弄一帶沒有發(fā)展余地。后來,火車站改建到原老火車站處,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一度被毀,但出于交通需要,侵略蕭山的日軍將它進行了修復(fù)。但當時社會混亂,乘火車的人很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火車站日益繁忙,流動人口增多。從火車站到西門頭增設(shè)了許多旅館和飯店,市面日益興旺。再后來,西門外成了蕭山的工業(yè)區(qū),許多工廠在火車站至老岳廟一帶興建。同時,在火車站附近又設(shè)立了內(nèi)河航運碼頭、搬運公司等。因此原本冷落的西門外便顯得日益繁忙。
出于以上原因,原城廂鎮(zhèn)人民政府于1958年開始了舊城改造和擴展,先是在火車站的南面建造了蕭山大樓,占地面積甚廣,為三層框架結(jié)構(gòu)的平頂樓房。這在當時的蕭山真可稱得上是雄偉的建筑群了,后來改稱為蕭山飯店,是當時蕭山的標志性建筑。由此,商業(yè)開始向火車站方向集聚。原本冷落的西門外熱鬧起來。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先是陶瓷品市場在這一帶形成雛形,后來蕭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生產(chǎn)的布匹市場也在此發(fā)展,最旺盛的時候,布攤擺了數(shù)百個。1991年新火車站落成,西門外逐漸轉(zhuǎn)為居民區(qū)。
另一項舊城改造也于1958年啟動,縣城填平狹窄而骯臟的西湖河,拆遷西門內(nèi)直街,從小南門的學(xué)池到西門鐵路道口開掘了一條新河,就是現(xiàn)在的西河。從住戶動遷到西河路的初步建成已是1962年了。同期,縣城還拆除狹窄的北街弄和骯臟的衙后弄。當時城廂鎮(zhèn)領(lǐng)導(dǎo)想立即建成現(xiàn)代形式的市區(qū)馬路,但不久遇到了國民經(jīng)濟困難,國家壓縮基本建設(shè),因此這條后來被稱為市心路的雛形,1961年前僅拆除了衙后弄到北端的蕭紹公路的一段民房,建成了一條寬約10米的泥路。1962年,蕭山縣和城廂鎮(zhèn)的領(lǐng)導(dǎo)下定決心開始建造這條蕭山有史以來第一條市區(qū)馬路,并在這一年基本開通南到原環(huán)城南路、北到蕭紹公路的一條寬約20米的石砂路,不久就改為瀝青路面。兩條路雖然建成了,但街面屋遲遲得不到改造。除了市心橋北建造了一座較大的湘湖旅館外,其余就沒有像樣的建筑物了。湘湖旅館原先打算建三層,上面又有了一個限令,于是只造了兩層就完工了。
在20世紀60年代初的幾年間,政府財政相當拮據(jù),但還是建成了西河路、體育路和人民路的一段,初步改造了環(huán)城路、文化路、工人路等。1958年開始,拆除了衙后弄底的舊房,清除了大片瓦礫場;在現(xiàn)在的新世紀廣場,還建成了一個面積約45畝的體育場,于1959年國慶節(jié)投入使用。
真正意義上的蕭山舊城改造,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開始有了新的起色,率先興建的是蕭山百貨大樓、蕭山電影院和朝陽商店等,接著是農(nóng)工商大樓、錢江飯店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大樓。后來,蕭山又修建了人民大道(現(xiàn)稱人民路)的一段,改造了環(huán)城路、體育路、西河路。隨著蕭山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jīng)濟的騰飛,新建筑物紛紛拔地而起。1987年建造的商業(yè)大廈(現(xiàn)在的城市酒店)、蕭山賓館兩幢高樓,給老城區(qū)增添了現(xiàn)代化氣息。1988年,舊有的繡衣坊、明月坊等老街也拆除了。這就將蕭山舊城破敗不堪的面貌基本拆光了,城區(qū)也更加明亮了。以后的建設(shè)就難以說清了??梢哉f原有蕭山舊城面貌從此徹底換新顏。
(本文采訪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