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陽網(wǎng) > 綜合新聞 > 正文

喜報丨浦陽2人上榜!2024年第二季度“杭州好人”名單出爐

更新時間:2024-08-23 11:43:06    內(nèi)容來源:蕭山浦陽   

凡人善舉傳大愛

身邊好人暖人心

近日

2024年第二季度“杭州好人”名單出爐

浦陽2名好人上榜

讓我們一起向她們學習!


敬業(yè)奉獻

傅青青

女,1987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浙江杭州人,蕭山區(qū)金利浦消防應急救援中心副大隊長。工作14年,她堅持釘在一線、保衛(wèi)一方,完成了一系列應急救援任務。她組織起志愿隊伍,帶動更多女性參與到應急救援中,共同保衛(wèi)家園。她打造出金利浦消防應急體驗館,科普災難預防的必要性和各類災難的自救知識。2024年6月26日00:10,浦陽江一處大堤出現(xiàn)滲漏跡象,她立刻組織救援隊趕赴現(xiàn)場,不顧危險下水摸排隱患,在暴雨如注的深夜,經(jīng)過近兩個小時的艱苦奮戰(zhàn),滲漏點終于得到有效修補,確保險情得到及時有效控制。她曾獲杭州市最美志愿者、杭州市“新時代好黨員”,蕭山好人、蕭山區(qū)“最美女性人才等榮譽。

獻身應急救援 鏗鏘玫瑰書寫無畏青春

傅青青,女,1987年11月,中共黨員,籍貫浙江杭州,現(xiàn)任杭州市蕭山區(qū)金利浦消防應急救援中心副大隊長。工作14年,傅青青全心投入消防應急工作中,堅持釘在一線、保衛(wèi)一方,憑借自己的雙手,完成了一系列應急救援任務;組織起志愿隊伍,帶動更多女性參與到應急救援中,共同保衛(wèi)家園;打造出金利浦消防應急體驗館,科普災難預防的必要性和各類災難的自救知識。

跳出家庭“舒適圈”,堅守應急一線

2009年,23歲的傅青青在大學畢業(yè)后加入了金利浦應急消防救援中心。她懷揣著對消防事業(yè)的一腔熱情,始終拼搏在消防一線。作為消防隊副大隊長,她承擔了與上級和其他應急力量的溝通和對接以及后勤保障工作,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她必須以身作則、全力以赴。為保證隊員隨時出警和執(zhí)勤備戰(zhàn),她總是24小時待命,365天如一日,隨時準備著任務。

傅青青家境優(yōu)渥,但是她放棄了家里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選擇與風雨為伴;卸下“紅裝”,為了時刻出警需要,幾乎每天穿著藍色工作服;放棄了更多與家人、兒子的陪伴時間,將更多精力投入在消防事業(yè)中,做到了“金利浦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她還以自己實際行動帶動家人一起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多年以來,無論環(huán)境險惡、條件艱苦,她始終堅持工作一線、親身上場。她曾參與了杭州亞運會志愿保障工作、G20杭州峰會安保調(diào)度工作、超強臺風“利奇馬”救援、溫嶺油罐車爆炸事故救援、臺風“煙花”救援、2022年聞堰疫情馳援等,以實際行動展示消防人員“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忠誠和勇敢。如今,金利浦累計救援人員近2000人,為國家集體和個人挽回損失數(shù)億余元,傅青青在其中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筑牢防汛“安全墻”,奮戰(zhàn)抗洪前線

連日來,受強降雨影響,杭州多地道路積水,部分房屋進水。金利浦消防應急救援中心聞“汛”而動,抽水排澇、轉運群眾、前置備勤,傅青青連日來奔赴在第一線開展防汛指揮救援工作。

6月25日深夜,浦陽鎮(zhèn)防汛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6月26日凌晨00:10,浦陽江大堤某處出現(xiàn)滲漏跡象,傅青青接到上級領導通知,立刻組織救援隊出動三車12人趕赴現(xiàn)場,他們不顧危險下水摸排隱患,修補點位。在暴雨如注的深夜,經(jīng)過近兩小時的艱苦奮戰(zhàn),滲漏點終于得到了有效修補,確保了防汛陣地的穩(wěn)固和險情的及時控制。

受強降雨和江水倒灌影響,6月26日,杭州市西湖區(qū)九溪區(qū)域當天積水最深時達50厘米左右。傅青青接到指令后,立即從義橋的救援現(xiàn)場輾轉至九溪景區(qū)進行指揮,她一邊叮囑隊員們注意安全,一邊現(xiàn)場制定科學的排澇方案。救援人員第一時間開始排水作業(yè),利用圍擋、沙袋等,把水堵住,減緩居民家中進水。“接水管、拆水管、拖水帶......”,救援隊員們分工明確,動作嫻熟,經(jīng)過4000方排澇車的強力排水,到晚上6點多,水位已明顯下降。天色越來越暗,抽水卻遇到了困難,抽水口被一塊大石頭堵住了,中隊長伍建友立即叫人拿來鏟子,幾個人合力終于把石頭挪開。這場救援任務直到27日晚上9點九溪區(qū)域路面積水被排除干凈,居民可以正常生活、出行,才得以圓滿結束。

組建巾幗“志愿隊”,展現(xiàn)女性擔當

許多人認為,消防應急工作風里來雨里去,環(huán)境惡劣、風險巨大,體力消耗大,并不適合女性。然而,傅青青在克服了種種困難之余,更意識到在應急一線,從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問題恰好彌補了消防戰(zhàn)士們固有的思維定勢,在緊急事故時能夠更加妥當、高效的完成任務。

亞運期間,傅青青深度參加了亞(殘)運會開閉幕式保障任務,在賽會期間,帶領戰(zhàn)友對場館周邊進行動態(tài)巡視。她還是亞運文明驛站志愿者,堅持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服務群眾200余人。

同時,她也不斷思考如何在幫助女性更多參與到應急工作中,展現(xiàn)女性的力量與擔當。2020年,傅青青籌備建立浦陽伊家“金”英應急隊。她組織了30余位熱心公益的女性志愿者,在災難和緊急時刻挺身而出。在2021年臺風“煙花”防汛期間,傅青青組織隊伍籌備了銀耳湯、包子等物資,為防汛防臺一線的戰(zhàn)士們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2022年春節(jié)期間,傅青青組織隊伍在浦陽鎮(zhèn)各個村社,慰問身處防疫一線、堅定守好“小門”的志愿者們,并為他們提供暖心物資。

打造應急“體驗圈”,點燃科普星火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傅青青看到了太多因為不懂得應急知識,忽視了事故隱患而導致的事故。

于是,傅青青打造了金利浦消防應急體驗館。2019年,體驗館開館,她擔任了第一位講解員,并為體驗館培訓了多個講解員,幫助參觀者能夠更好了解應急知識。2021年,金利浦消防應急體驗館被評定為省級宣傳教育I類體驗館。目前,體驗館已經(jīng)接待近5000名參觀者,以視頻、海報、互動設備和VR體驗等多種方式,在參觀者心中種下了安全意識和自救意識。

時光如梭,十四年的執(zhí)著堅守,她放棄了家庭的舒適和溫暖,以堅韌和熱情點燃了消防事業(yè),書寫了一曲無畏無悔的巾幗戰(zhàn)歌。


孝老愛親

柴燕芳

女,1976年6月出生,浙江杭州人,蕭山區(qū)浦陽鎮(zhèn)新誼村村民。她30年無怨無悔、悉心照顧老人和先天性肢體殘疾一級的小叔子,從未有過一絲抱怨。為讓小叔子吃得有營養(yǎng),她每天變著花樣做菜,并耐心地一口一口喂;她還專門定制輪椅床,裝上輪子方便小叔子到院子里曬太陽;小叔子嘗試說話時總是口齒不清,她每次都耐心回應。婆婆患上尿毒癥后,她每周數(shù)次、每次往返60公里接送婆婆透析治療。在通往醫(yī)院的路上,她總是輕聲細語,或講述家中的情況,或分享一些輕松愉快的故事,讓婆婆感受到家的溫暖。她用行動為家人撐起一片天,她的事跡成為村民教育子女、倡導孝老愛親的生動教材。

春風化雨 愛傳萬家

柴燕芳,女,1976年生,浦陽鎮(zhèn)新誼村茗塢自然村村民。她是一位勤勞淳樸、孝老敬親的好兒媳、好媳婦、好大嫂。嫁到新誼村后,將近30年來,她悉心照顧老人,與丈夫相親相愛、相濡以沫,無怨無悔照顧先天性肢體殘疾一級的小叔子,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但卻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柴燕芳孝老敬親的美德受到鄰里鄉(xiāng)親的交口稱贊,美名傳遍萬家。

剛認識丈夫時,便聽說了她丈夫有一個特殊的弟弟,但是柴燕芳依然選擇這個男人。自嫁到朱家第一天起,柴燕芳就開始忙里忙外操持家務,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朱家的老人和小叔子。在隨后的近三十年的歲月,柴燕芳如同一道溫暖的陽光,照亮了這個家庭的每一個角落。她與丈夫相知相伴,恩愛有加,而對先天性肢體殘疾一級的小叔子朱建中,她更是傾注了無盡的關愛與耐心。

婚后,公婆的身體不好,心地善良的柴燕芳就挑起了照顧公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的擔子。為了讓小叔子吃得有營養(yǎng),她每天變著花樣做菜,并耐心地一口一口喂他;為了讓小叔子有個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她總是及時幫小叔子清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小叔子生病了,她在醫(yī)院里忙前忙后,悉心照料。最困難的時候,丈夫經(jīng)常出差,她不僅要上班,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年邁的公婆,還有殘疾的小叔子,一個人忙得暈頭轉向,但她卻從沒想過要放棄。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柴燕芳無怨無悔、悉心照顧了小叔子20余年。

朱建中因年少時的一場高燒而喪失了語言能力,生活無法自理,柴燕芳卻從未有過一絲抱怨,而是將這份責任視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個人如果能長年累月堅持照顧病榻上的父母,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是照顧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小叔子。然而,柴燕芳悉心照顧殘疾小叔子朱建中20余年,她說:“我只是做了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p>

朱建中今年48歲,未婚未育,他的世界里,柴燕芳便是那盞永不熄滅的燈。在柴燕芳的悉心照料下,朱建中的生活簡單、純粹,充滿了溫馨與尊嚴。

他無憂無慮,最愛做的事情是看電視。走進柴燕芳家的客廳,最令人矚目的就是朱建中的專屬輪椅床。為了朱建中能夠更舒適的看電視,柴燕芳夫婦為他定制了輪椅床,周圍用不銹鋼圍欄圍起,防止跌落,同時還裝上了輪子,方便朱建中外出到院子里曬太陽。他沒有語言能力,嘗試說話時總是像孩子一樣牙牙學語、口齒不清,柴燕芳從不嫌棄朱建中,每次都耐心回應。

平時在家中,無論是在餐桌旁,柴燕芳耐心地一口口喂食,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她細致入微地打理朱建中的起居,每一份付出都飽含深情。

近年來,柴燕芳的家庭再次面臨嚴峻的考驗。婆婆患上了尿毒癥,她不得不面對每周數(shù)次的透析治療。每一次治療,意味著往返近60公里的奔波,對于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這無疑是一份沉重的負擔。然而,柴燕芳并未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她以一顆堅定的心,扛起了這份責任。

每當婆婆需要前往醫(yī)院的日子,柴燕芳便會早早起床,精心準備一切。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是夜幕降臨的星光,她總是在車輪滾動的那一刻,陪伴在婆婆的身邊。她深知,每一次的接送不僅是對婆婆身體的關照,更是心靈上的慰藉。在漫長的路途中,柴燕芳總是輕聲細語,講述著家中的瑣事,或是分享一些輕松愉快的故事,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

有時,生活的忙碌讓柴燕芳難以分身,但她從不曾讓婆婆感到孤單。即使自己無法親自接送,她也會想方設法安排妥當,確保婆婆能夠順利到達醫(yī)院。她常說:“只要婆婆需要,我總會找到辦法。”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婆婆的承諾,更是柴燕芳內(nèi)心深處那份堅韌與責任感的真實寫照。

在這條通往醫(yī)院的路上,柴燕芳的身影似乎成了一個熟悉的標志,她那輛載滿愛意的小車,穿梭于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盡管她自嘲“幾乎天天都是在去醫(yī)院的路上”,但這份堅持背后,是對家庭無盡的愛與犧牲。柴燕芳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不離不棄”,在她看來,家人的健康與幸福,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柴燕芳的事跡,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每一位聽聞者的心田。她的孝心、愛心與責任心,不僅為家人構筑了一個充滿愛的港灣,更成為了村民們教育子女、倡導孝老愛親的生動教材。在柴燕芳身上,我們看到了孝悌、善良與堅韌的真諦。


作者:  編輯:蔡少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