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手機控?你真的做得到嗎?這些APP出“奇招”
意志不堅定的你
只想看看消息卻刷朋友圈刷到下課下班
番茄工作法從來堅持不了三分鐘
很難安心學習工作
朋友聚會變成了聚眾刷微博或朋友圈
回到家代替溫馨畫面的是抱著手機玩耍
不做手機控
你真的做得到嗎
近日,網友小劉發(fā)現,屏幕里的字跡變得有些模糊。他打開手機自帶的“屏幕使用時間”,醒目的數字提示他一周日均使用時間在15個小時以上。他馬上回想起這一周,從睜開眼開始刷抖音、追劇、打游戲、看微博、聊微信,到第二天凌晨躺在被窩里還在熬夜玩手機。明明也沒什么具體的事要做,但就是放不下,像小劉這樣患上“手機依賴癥”的人不在少數。
基于幫助用戶擺脫“手機依賴癥”的需求,記者發(fā)現市面上相關戒“手機癮”的APP應運而生。這些APP五花八門,功能繁多、奇招頻出,但它們真的能讓人放下手機嗎?又有哪些值得一試呢?
據《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長達380分鐘,也就是6.33個小時。這個數字意味著,除去工作和睡覺的八小時,在剩下的八個小時里需要隨時都在使用手機。
時間統(tǒng)計類 可視化成癮度
記者發(fā)現,這類APP可以統(tǒng)計手機每天的使用時間,細分到具體的軟件,幫助記錄日常使用習慣,用最直觀的數據告訴用戶“手機依賴癥”的嚴重程度。
比如,軟件offscreen除了基礎的屏幕使用時間統(tǒng)計功能,還能拆解用戶的使用動作,無論你是“邊走邊看”還是“呆呆地看”,它都能記錄下來,幫助更好地優(yōu)化時間。從第一次拿起到最后一次放下,其中包括拿起次數、平均查看時長等等,軟件都會將這些劃分成小模塊,一一分析得出報告,用數據來刺激用戶的使用心理,監(jiān)督提醒用戶適當縮減玩手機的次數和時間,從而更加健康合理地去使用手機來達到戒癮的效果。
游戲打卡類 養(yǎng)成專注習慣
這類APP讓用戶設定在一段時間內專注于某件事,不打開白名單之外的其他軟件,以第三方的身份監(jiān)督執(zhí)行,幫助用戶更好地利用時間,提升工作或學習效率,養(yǎng)成自律生活的習慣。
例如,Forest專注森林APP通過用時間種樹的玩法,規(guī)定用戶在小樹成長期間專注而不能使用手機,反之則小樹就會枯萎死亡。用戶甚至會擁有自己的森林,里面有每一次種下的樹和專注的時長。
此外,還有進階的模式是在現實社會中種植真樹,用戶需要長期堅持專注來賺取金幣達到設定金額。它利用用戶的責任感和成就感來維護游戲的規(guī)則,讓用戶去專注于真正需要做的事情,進而減少手機成癮帶來的無效浪費。
定時鎖機類 目的轉化效率
還有一類APP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限制手機或其他軟件的使用,減少和控制手機使用時間,以強制性的手段來“戒網癮”。
比如,時間鎖通過三個“靈魂拷問”來表達:你為什么要打開手機?你要看多長時間?你還能去做什么?在使用的過程中,時刻提醒用戶帶著這三個目的,從而達到控制手機使用時間的效果。
用戶可以在限額列表中添加想限制使用時間的 App,然后輸入打算用APP的時間,到點就會“鎖機”,以此方式來讓用戶有目的的使用手機,把時間利用率最大化。
記者手記:
不需要剁手,只需要下載。這類戒“手機癮”的App只是一個工具。科技固然可以幫助人類進步,但主體永遠是人,如果單純依賴APP,那么游戲規(guī)則隨時可以被打破。一顆小樹苗的枯萎,就是森林崩壞的開始。如何理性對待這類APP,值得被手機“綁架”的人們思考。